释雪庭顿了顿:“十天前?”
李从嘉顿时急了:“十天前?九天前我给赵匡胤写的信!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释雪庭轻咳一声说道:“警告一下赵匡胤也挺好的, 万一他忍不住也出手了,到时候你还要保他。”
李从嘉狐疑地看着他, 总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什么事情。
实际上能有什么事情呢?不过就是释雪庭当时没在乎这件事情,觉得不用着急跟李从嘉说,结果就这么一个时间差,李从嘉收到了喀喇汗国的谴责国书,然后以为赵匡胤又悄mī_mī的动手, 就气急败坏的写了封信寄了出去。
释雪庭琢磨着如果当时说了, 李从嘉估计还要纠结要不要将信追回,索性不说了, 等回头一起解释算了。
不过既然不是赵匡胤找事儿, 那李从嘉也不用担心太多,顺手就给阿离·木萨写了封信过去, 是的,这一次他都不写国书了,觉得掉价。
等过段日子世界上还有没有喀喇汗国这个国家都说不准。
那封信他没说别的, 只是十分严肃地说了一句:不能随便冤枉人啊,知道你爹咋死的不?想要步他后尘吗?
阿里·木萨气了个半死,却也不敢在擅自挑衅,他怕真惹恼了大唐皇帝,到时候三个国家俩手攻击喀喇汗国,另外一边的基辅罗斯公国也不是什么善茬,说不定也要来分一杯羹,到时候喀喇汗就真的灰飞烟灭了。
李从嘉才不管他那么多,只不过为了表示跟自己真的没关系,他下令让赵匡胤将营地往后挪一挪。
不用多,三十里就够了。
另外两个国家是知道喀喇汗国给大唐去了谴责国书的,见唐军真的后退一时之间十分不理解,不明白大唐怎么就好后退了?难不成他们怕了?
实际上李从嘉当然是不怕,他让赵匡胤这么做是给朝中大臣看的,告诉他们他真的是诚心谈和,至于伽色尼和萨满帝国为什么突然攻击喀喇汗国,他也不知道啊。
当然还有一重意思就是担心猝不及防之下,唐军会吃亏。
毕竟现在热武器好多都是远程攻击,离得太近了,如果伽色尼或者是萨曼帝国不怀好意,冲着大唐来一颗定时炸弹,到时候就算大唐打过去,那也是吃亏了啊。
这种事情了李从嘉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唐在一旁看着,就等着他们三败俱伤,至于不让赵匡胤他们回来,原因还是那个,担心他们打着打着对大唐来一下子,所以必须有兵马在边关震慑。
只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最开始发难的大唐突然抽身而出,搞得满朝文武都有点觉得应接不暇。
魏仁浦的反应是很快的,他立刻找到李从嘉问道:“既然无仗可打,太子是不是也该回来了?”
这一去就是半年,之前李仲寓也在冲锋陷阵,他们也没别的话说,现在总算是能让他回来了吧?
文臣们担心啊,要是太子在军营混了两年,也跟皇帝似的偏心枢密院可怎么办?
其实撇开彼此利益冲突,以内阁为首的文臣也不得不承认,其实跟那帮武将在一起还是挺舒服的。
他们豪爽直帅却不粗鲁,毕竟也是读过书的,不会跟文盲一样什么都不懂,这样的人总是能够引起别人好感的。
为什么赵匡胤跟李仲寓说妻妾的事情李仲寓不会反感不会多想?因为赵匡胤坦荡啊,我知道我女儿是太子妃,但是我不会因为她是太子妃就立场偏颇,他告诉了李仲寓他看不到的一点,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魏仁浦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危机感,李仲寓就算再偏心也是有限度的,李从嘉就是这样,他是偏心枢密院,但却从来没有打压过内阁,甚至还能分权给内阁。
只是李从嘉能够分权给内阁,但是却绝不会将兵权分给枢密院的大将们,所以他对枢密院有所愧疚,这才是他偏心的原因。
只是内阁不在意其他人在意啊,内阁作为文臣首领,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给大家争取利益,所以他来问了。
李从嘉对于魏仁浦不像是对范质那么尊重,却也不会驳了他的面子,而且算一算李仲寓也算是经过见过,继续留在那边对大局也没什么影响,于是直接一挥手说道:“那就让他回来吧。”
魏仁浦放心了,许多大臣也放心了。
接到这个命令的李仲寓却有点依依不舍,一开始来军营的时候他的确很不习惯,毕竟养尊处优了十几年,到了军营就算条件再怎么好也有限,他还不敢太娇气,生怕军营中有不好的话传出来。
只是如果不看这些的话,军营中的生活是他这十几年来过的最轻松的,不用想太多,也不用去过渡揣摩别人的意思,日子辛苦却快乐。
不过他不舍得也没用,该回去还是要回去的,只不过在回去之前,他好好犒赏了一下这些日子的“同袍”们,当然喝酒是不行的,只能大吃一顿,赵匡胤也有心为李仲寓拉人缘,没有阻止。
吃过之后,李仲寓就收拾好了东西准备回去,他回去,他的东宫十率自然也要跟着回去。
远在长安的李从嘉接到消息之后,直接让人送去了一份给东宫,算是安抚一下最近有些焦躁的太子妃。
太子妃在得知李仲寓快要回来的时候,有期盼也有担心,虽然之前李仲寓写信安抚了她,可她还是觉得……绿珠的死有她的职责,如果她派人看的紧一点,说不定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
一想到李仲寓要回来
喜欢复唐请大家收藏:(m.dmbook1.com),飞卢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