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后卫军在赵瑜和宋景的率领下,护卫着七八万愿意同行的百姓,还有大量的粮草银钱,在撤离了寿春五日以后,袁术六万大军杀进了城中,屠杀了三万余百姓后,向朝廷报捷:大破黄巾贼寇,斩首三万。
袁术被黄巾军杀得屡战屡败的颜面终于被这些百姓的鲜血给挽回了回来。
紧接着,袁术准备向庐江发动进攻。
当率领着二十万大军驻军江夏观望形势的刘表得知袁术攻占了寿春,准备南下庐江的时候,大吃一惊。一旦袁术占领了庐江,那就等于截断了自己东进的道路。当然,袁术现在和自己是盟军,自己可以越庐江而过,直取秣陵(刘表当然不会承认应天这个名字),但是对于袁术的人品,刘表是多多少少了解一点的。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袁术看着孙坚一路上攻城略地,竟然断了孙坚的粮草,让孙坚的军马几乎陷入绝地,对于这样的人品,这样的盟友,一旦自己越庐江而过,直取秣陵,袁术突然断了自己的后路,那可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想到这里,刘表不仅觉得后脖子发凉。不,一定要抢在袁术攻占庐江之前,先一步拿下庐江。
当下,刘表下令,命蔡瑁为主将,黄忠、文聘为副将,领兵五万,直取庐江。
但是刘表却万万没有想到,袁术的动作要比他快的多,而却袁术不仅动作快,手段也比他高明许多。因为袁术在占领了寿春以后,并没有自己亲自率兵南下庐江,而是派了与刘表有杀父之仇的孙策,率领着三千兵马,攻占了庐江。
原来自孙坚死了以后,孙策领着父亲的残部投靠了袁术。当初孙仲领着黄巾军在寿春的时候,有人向袁术建议,让孙策去和黄巾军厮杀,袁术没有答应,可是这一次他为什么又答应了呢?因为孙策主动的向袁术献出了袁术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袁术这才答应借三千军马给孙策,让孙策去攻打庐江。
孙策果然不负袁术的期望,领着孙坚旧将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吕范和三千军马,另有好友周瑜的协助,轻而易举的就攻占了黄巾贼寇盘踞的庐江。
原来,孙仲早已将庐江人马的主力和愿意跟着黄巾军走的百姓全部渡过了长江,进驻了应天。当然,孙仲还是留了一小部分人马守卫庐江,他这样的目的是如果刘表军马来攻庐江,坚守一两日,只要等到袁术的大军到了,立刻撤出。孙仲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孙仲已经谋划过了。如果刘表进驻了庐江,他就一定会渡江来攻打应天,但是如果是袁术的军马进驻了庐江,那局势就会变得微妙起来。
因为无论是刘表,还是刘繇,还是袁术、严白虎,或者是王朗,他们都想攻占秣陵,在他们看来,攻占秣陵不难,难得是如何摆平其他四路都对秣陵存觊觎之心的人马。所以他们都想对方能够先上,和黄巾贼寇拼个你死我活以后,自己再上去捡便宜。可是这五路大军的主帅,没有一个是傻子啊。当蔡瑁得知袁术的部将,自己姐夫兼主公的死对头孙策攻占了庐江以后,他想也没想,立刻指挥麾下的五万军马兵临庐江城下,并且命令孙策的军马撤出庐江,否则以通贼之罪论处!
孙策压根就不将这个蔡瑁放在眼里,他一面派人回寿春去见袁术,一面加固城墙,准备随时应对刘表军马的攻打。
当袁术军与刘表的军马在庐江城下成了对垒之势的时候,在应天城中的众将这才服了孙仲,既然西面的官军已经陷入到了内战的边缘,那孙仲就可以腾出手来,好好的招待招待严白虎和王朗了。
严白虎与王朗的十二万军马径直向应天杀来,可是因为甘宁在钟山之上立了营寨,严白虎与王朗的大军虽然可以绕过钟山,直取秣陵。可是他知道,如果这般用兵,那就等于将自己十二万大军的侧翼暴露在了黄巾贼寇的兵锋之下。
当然,他们也可以一路军马攻打钟山,另一路军马直取秣陵。可是,谁取秣陵,谁攻钟山。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只得两人将十二万大军全部驻扎在钟山之下,决定先一同攻打钟山,待攻取了钟山之后,再一同攻打秣陵。
可是就算是一同攻打钟山,严白虎与王朗也是都想着对方先进攻,可是他们二人也没有傻子,都不肯先动兵,最后二人选取了一个折中的法子,两家各出兵两万,一同攻打钟山。
守卫钟山的是孙仲麾下第一猛将甘宁,他遵照孙仲的指示,在钟山之上备足了滚木垒石,只待官军来攻。
官军原本就心不齐,就算是严白虎与王朗各出兵两万,进攻钟山之时,只要山上又滚木垒石打下来,官军立时撤军。撤下来以后,两路互相埋怨,说是对方没有尽全力攻打。最后严白虎与王朗没有法子,只得以十二万大军将钟山团团围住,百般挑战,山上的黄巾军就是无人下山来应战。
官军围山围了七八日,山上的黄巾军就是不下山。起先官军还时时提防,以防秣陵城中的黄巾军杀将出来,接应钟山上的黄巾贼寇,可是秣陵城中的黄巾贼寇没有一兵一卒出来,渐渐的,官军对于秣陵方向的戒备,也就松懈了下来。
这日夜里,甘宁吩咐麾下的前卫军中军都尉李大眼,让他带领三百人埋伏在山腰,只听见山顶火起,便擂鼓吹角,却不要出战。李大眼领命而去。
甘宁移驻钟山山顶,在山顶上查看官军动静。到了半夜时分,甘宁见官军营中灯火熄灭,军士
喜欢三国之黄巾余孽请大家收藏:(m.dmbook1.com),飞卢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