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芝好奇的打断我:“什么是一抢、二捞?”
我兴趣盎然的比划着:“就是菜一上桌先往自己的碟子里抢,满了后再去盘子里捞剩下的!直到盘子空空而已,才闷头吃自己碟子里的菜,怎么说呢,就是一盘菜一上桌,用不了几秒钟就空空的!速度之快让大人们直摇头,万般无奈只好吩咐厨师给我们的菜加量!”
看着雅致笑的直不起腰,我苦笑着继续品尝刚上来的连汤肉片。
我继续对雅芝详细讲解着传统的洛阳水席典故:“洛阳水席为华夏十八种菜系中豫菜内一大名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全部热菜必以汤水佐味——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如流水一般。洛阳水席有冷有热,有荤有素,素菜荤做,选料广泛。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可以根据设席者的经济状况,可简可繁,丰俭由人。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兼而有之,汤水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洛阳水席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两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16道热菜。热菜由大小不同的青花海碗盛放。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味道近似的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每三个为一组,吃完一道,再上另一道,如行云流水。在上第四道菜时,应上甜菜或甜汤,在上主食时,接着上四个压桌菜,即汤菜,最后一道压桌菜是酸辣鸡蛋汤叫“送客汤”表明菜已全部上完。今人又发现唐时袁天罡看出武则天将称帝,因天机不可泄漏,就发明这二十四道菜,预示武氏一生,初名武后宴,宋后改为洛阳宴席,老百姓称官场儿。旅游业发展以来,人们称其为“洛阳水席”“水席”之起源于洛阳,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洛阳水席是豫西地区有名的大众化宴席。时下,讲营养、求滋补为饮食时尚,洛阳水席甜咸适口,荤素搭配,其菜品清汁少油,而且经济实惠。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袭衣”洛阳是著名的牡丹城,人们又将富有神奇传说、娇艳华贵的牡丹和燕菜结合了起来,使之更富有鲜明的洛阳特色。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访问,洛阳的名厨为他们做了一道清香别致的“洛阳燕菜”只见一朵洁白如玉、色泽夺目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菜香花鲜,赢得贵宾们的拍手叫绝,周总理也风趣地说道:“菜里开花了”所以人们后来又把燕菜称为“牡丹燕菜”菜以花名,花以菜传,两者相得益彰,名声更大了。”
雅芝心满意足的拍着肚子:“吃的真舒服,这水席真是不同凡响,今天不光品尝到它的美味,还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水席的历史典故,可是说是美味、精神双丰收啊!”
结完帐来到广场,我兴高采烈的问雅芝:“爱妻,下来去哪里啊?”
雅芝调皮的伸伸舌头,做了个俏皮的鬼脸:“你是我的男人,一切由你做主了!”
我思量了一下,决定带雅芝到王城公园欣赏夜景吧。
王城公园以牡丹闻名天下,每到牡丹花开时,成千上万四面八方的赏花者云集此处,观赏一年一开的牡丹花,已经形成了一个集旅游、商贸、洽谈的大型集会,给洛阳的经济和繁荣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发展!
开着车我给雅芝讲述着牡丹的神奇传说:“自从洛阳牡丹驰名全国以后,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趣闻也相继现。其中“牡丹充军”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
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京城洛阳也毁于兵火,牡丹从此衰落。但自从洛阳牡丹享誉之后,各地慕名者纷纷前来求购,这就使得洛阳牡丹流传全国。在此以后出现的几处牡丹产地,无不与洛阳牡丹有着渊源关系。如北宋末期,距洛阳较近的陈州(今淮阳)由于引种繁衍洛阳牡丹而名噪一时。在此之后四川天彭(今彭县)又被人称为“小洛阳”明末清初,山东曹州(今荷泽成为全国牡丹的主要产地。据记载(〈曹州牡丹〉)记载:“明万历年间,赵氏先人嗜花,不辞劳苦,亲往洛阳
喜欢穿越我在酒店的艳事请大家收藏:(m.dmbook1.com),飞卢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