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到有些反常,因为,她的手机平时总是开着的。
他实在忍不住,又拨通了报社的电话,可是,一个快言快语的女声回答说:“肖云她下去采访了,没在报社”
志诚急急追问:“她去了哪里,请问什么时候能回来”
回答:“她去乌岭煤矿了。什么时候回来我可说不准,按理该回来了请问你是谁呀”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志诚没有报真实身份,而自称是她的同学,从外地来,要见她。又问她外出是一个人还是和别人在一起。女声回答:“我不清楚,好象就她一个人。”接着又自言自语地说:“真有点奇怪,怎么大过节的还没回来”
就在这时,志诚不知怎么从嘴里溜出一句:“请问,张大明记者在吗”
“张大明没有,他也外出没回来哎,你到底找谁呀你是谁呀”
志诚没有回答,无力地把话筒放下。
难道,梦应验了
3
张大明是报社的金牌记者。不但在本市、就是在全省甚至在全国也有一定名气。他文章写得不多,可多是大稿,每发表一篇都引起较大社会反响。曾经读过他的文章,大胆深刻,才华横溢。去年,市里一个大型工程发生腐败问题,牵扯到市领导,他写了一份长篇报道,不但揭开了整个工程的腐败内幕,还揭示了产生腐败的原因,在社会上产生很大轰动。后来听肖云说,他因此受到内部批评,连报社的领导都受到株连。可他不为所动,该怎么写还怎么写。肖云对他非常佩服,回到家中也总是张大明长张大明短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志诚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但是,看到妻子对另一个男人这种态度,心里还是难免酸溜溜的。开始,他确实没往别处想,直到近一个时期与她发生隔阂,矛盾加剧,一种危机感才在心中油然而生。
矛盾是怎么发生的了好象是从今年开始,或者是从去年是不知不觉,从一点一滴小事开始的。认真分析,矛盾的产生主要和他们各自的职业有关。一个记者,一个刑警,还都是很有事业心的人。结婚后,她先是约法三章,五年内不要孩子。说记者这种职业太忙,她要趁年轻干一番事业,身为刑警的他何尝不是这么想。于是二人一拍即合,达成了协议。可后来才发现,这种“事业心”渐渐伤害到双方的感情。家里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形:有时双双外出,有时,你外出归来我又走了,甚至多日难得见上一面。他们对此都有意见,都认为是对方的责任。他希望她改行当编辑,觉得这个工作相对稳定一些,她不同意,反而要求他改变警种,或者当治安警或者到政工办公室等部门,也理所当然地遭到他的拒绝。为此,他们还爆发过几次冲突,问题不但没解决,感情还受到影响。有一次吵得厉害的时候,他居然说出“各走各的路”的话。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大明的名字出现在他们中间。她非但对他的文采崇敬不已,还常常拿他来与志诚比较,有一次吵架时居然讽刺起他没文化,使他实在难以忍受。的确,他只是警校毕业,正式学历仅是个中专,大学文凭是后来通过函授弄的,写文章更不是他的长项。可她的话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有一次,她又说起同样的话,他忍不住大吼起来:“是,我没文化,张大明文化高,大记者,你找他去吧,他正好需要一个后补老婆,你去填这个空缺吧”
当时,她气得流泪了。他有些后悔,可没表现出来。从那以后,她在家中不再提张大明的名字,他的耳朵也清静了。然而,心却沉重起来。因为他感觉到,她是有意回避这个名字,而且,在回避的同时,对自己也明显地疏远了。他进而痛楚地发现,他和她之间陷入一种冷战状态。在追捕赵刚出发前,冷战又演变成热战,他和她再次发生激烈的冲突,冲突的起因又和张大明有关。
本来,感情在那天是有好转可能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战,志诚深感心灵受到的伤害,也实在过够了冰冷而灰暗的日子,经过认真思考,觉得那样下去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她都不好,决定认真地和她谈一谈,尽量恢复往日的宁静与亲密,并把改善关系的契机选在她的生日。
那天,他特意买了一束鲜花和一个精致的大蛋糕,同时还购买了二十八根彩色蜡烛,那是她年纪的数字,还要求蛋糕店专门用彩色奶油浇上了两颗紧挨着的心,并浇出“生日快乐”和一个“爱”字。可是,当他拿着蛋糕准时下班赶回家中时,却发现没有她的影子,等了好一会儿也没归来,给报社打电话,才得知她去了一个迪厅,一些同事和朋友在那里给她举办了生日晚会。
志诚心中很不是滋味。可还是拿起蛋糕匆匆赶到了那个场所。于是,他看到了那一幕。
还没进门,就听到歌声从迪厅里传出:“我曾经对你说过,这是个无言的结局,随着那岁月淡淡而去”
歌由一男一女两个人演唱,女声是她,男声是谁呢
志诚猜测着走进迪厅,里边灯光昏暗,气氛热烈而浪漫。人们的注意力都被前面小舞台上的演唱吸引,没人注意到他的到来。志诚悄悄在后边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坐下来,眼睛望向前面,看到她正和一个男子充满感情地对唱着:
“分手时候说分手,请不要说难忘记,就让那回忆淡淡地随风去”
喜欢绝境请大家收藏:(m.dmbook1.com),飞卢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