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儿子常住李家在武功郡的别院,李渊继位后改为行宫,也就是现在的庆善宫。
李渊与谢无涯交好,就托谢家照应妻儿,那时明清、明净和元吉尚且年幼,他们和建成三个人年少倜傥意气风发,每天同出同进形影不离,建成比他们年长的多,因此他们俩的关系最为密切。
几个人还学那三国英雄,私下里插草为香结拜兄弟,建成年长为大哥,世民为二哥,明澈为老三。
后来他们一起去了晋阳投奔李渊建功立业,因为年龄性情等方面原因,明澈和世民更加要好。
后来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举了反旗,建成与他们分开,长年领兵驻守关中,明澈则随着李世民驻守晋阳,以晋阳为凭仗四处征战,两人的感情已非建成可比了,后来成了秦王党中流砥柱的人物,反而站到了建成的对立面。
就是李世民封了秦王,不是什么重要场合两人仍然以兄弟相称。这是李世民继位后两人第一次相见,这一声皇上也是明澈第一次称他为皇上,他真的很不习惯。
明澈却如同太阳照在千年不化的冰山上,看起来温和有礼恭敬从容,其实心如坚冰冷漠疏离,仍是躬身行礼淡淡地说:“臣不敢。”然后惜字如金,一个字再不肯多说。
如果说以前的冷漠恭敬是为了让这位疑心极重的君王打消疑虑,如今却因为林心怡的死因确实怨念难消。
他为了他长年留守晋阳,本想带着妻子同赴任上,但是那时秦王与建成尚未真正翻脸,更不想授人以柄,所以劝他遵守朝廷制度把妻女留下,还答应会照应他的妻女,却让心怡成了权力相争的牺牲品。
后来他与建成闹的不死不休公然翻脸后,却因为不放心他的忠心,居然想以锦姝为质,实在太让人心寒。
玄武门事变后,他没有记得谢家的忠诚和功绩,却仅凭猜测就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将谢家举家下了大狱。
他当时也猜想到自己不肯接走姝儿,也不肯把姝儿送入秦王府为质,李世民若是继位肯定会记恨报复他。还有太子的走狗明清也会被降罪,明净做为谢家的成年男子很可能也会被牵连。
他为了稳定人心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已经做好了准备。先是在祖坟周围置办了祭田,盖了田庄,就连家俱用品都准备好了,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随时都能住人。
还留了忠心耿耿的老夏一家看守庄子打理祭田,还给老夏手里留了一笔不菲的银子,以备不时之需,就算以后没有成年男子养家,一家妇孺长久生活下去是没有问题,只是不能再享受以往的荣华富贵。
因为白梅的事,他那时已对谢承忠生出了戒心,就瞒着他把将军府里该销毁的东西全销毁了,非常重要的东西全都隐匿了,他在晋阳经营多年,除了明面上忠诚的人,暗处还有几个心腹,完全可以放心。
事发前还交待他们不要轻举枉动暴露实力,这一次探亲过后,就派砚儿带着信物去跟他们联络,取回那些重要的东西。
但他却没有想到李世民会把谢家举家下狱,他以为凭着父亲谢无涯的忠心,李世民会放过谢家妇孺,最多只是夺爵抄家把她们赶出郡伯府,却没想到他会盛怒至此。
如果早知是这样,他拼着性命不要,也要提前把女儿接出来先藏起来,绝不会让女儿受那个罪。
如果不是长生不顾一切地跟随照料锦姝,他都不能想象在那种惊恐和恶劣的环境下,锦姝又没有真心疼爱照顾她的人,还能不能活着出来。
所以他是真怨这个曾经的兄弟现在的君王,特别是得知妻子的死因后,他是真怨的。
明净自是知道大哥的心思。
当年秦王与建成尚能维持表面上的兄友弟恭时,他担心明澈违制把妻子带在身边会与李渊和建成公然撕破脸皮,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处境越发雪上加霜,就力劝明澈把妻子留在郡伯府,还说他会替他照应妻女,让他放心去任上。
虽然大嫂的死主要是因为建成的阴谋和身边人的背叛,但也不能说秦王没有责任。
如果他真的重视这件事,在郡伯府安插的人手足够忠心能干,说不定能提前察觉建成的阴谋避免大嫂枉死。
可是那时争储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秦王连身边的亲信和心腹都保不住了,每日焦头烂额,不知何时就面临着灭顶之灾。
所以他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过分关注郡伯府的事,也没有想到建成为了对付他已经到了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虽然情有可原,但大嫂的死还是与他有关的。
外人都以为大嫂是心疾发作身亡,他不能让大嫂白死,要让这位君王知道大嫂是因为他的千秋大业而死的。
这间他们曾经一起读书嘻闹的房间,如今已经成了庆善宫的偏殿,现在只有他们三个在场,所有人都被支到外面,他上前给两人续了茶水,然后行了礼。
语气沉痛地说:“皇上见谅,前几天我们兄弟俩才查清大嫂的死因,大哥这几天晚上一直不肯睡,一直都在大嫂坟前坐到天亮,昨晚也是,他是心情太过沉痛,觉得对不起大嫂。”
李世民愕然:“弟妹不是病死的吗?”
明净眼圈红了:“我们前几天刚查明了,大嫂是被隐王李建成买通身边人害死的!”
李世民蓦地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看明澈,又看看明净,冰山一般的明澈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转过头去,眼泪悄悄滑落。
喜欢退役宫女请大家收藏:(m.dmbook1.com),飞卢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