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巧合,你说跟赵家无关谁会相信。就算真的跟赵家无关,赵妧借着大皇子去勾引皇帝,也足够柳淑妃恨得咬牙切齿的了。
柳淑妃自来不喜欢赵家,此时更是将他们多恨上了一层。心里不由恨声道,活该赵妧嫁到魏国公府去,就让沈家的人好好磋磨磋磨她。
而在另一边,关雎宫里,魏国公夫人也因为自己儿子要娶赵妧的事问女儿要主意。
她将儿子的留了这么久,为的是给儿子挑一个家世品性都好一些的媳妇,可不是为了娶赵妧的。早知道皇帝要下这样的旨意,她宁愿让儿子娶个县令之女也不要娶赵妧。
好好的一个姑娘家,没脸没皮的,跑到千景山去跟皇帝自荐枕席,没羞耻没廉耻,果真是赵家的姑娘。这样的女儿家,撇开两家不对付,她都怕她给她儿子戴顶绿帽子。
皇后喝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碗,微垂着眼睛道:“母亲,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既然皇上亲自赐婚,我们家没有不娶的道理。让家里好好准备,迎娶赵妧进门吧。”
魏国公夫人不满道:“娘娘,您这是说什么呢,那可是赵家的姑娘,怎么能娶。”
皇后比魏国公夫人要镇定,开口道:“两门外戚联姻,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怎么不能娶。”
魏国公夫人道:“我不管,我不能同意。”
皇后道:“母亲,这是圣旨,由不得你同不同意。”
魏国公夫人叹了一口气,最终道:“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怎么能赐下这门婚事。”
皇后心道,怎么想的,不过是皇帝偶尔犯了会天真吧。
说起来,皇帝算得上是个好人,先后两个岳家,既想保全了这一个,又想保全了哪一个。
宣国公府是二皇孙的外家,皇帝尽管厌恶,但为了二皇子,不得不抬举宣国公府。而魏国公府呢,也是他的岳家,为他登基又立下汗马功劳,皇帝并不是不懂知恩图报的人,所以也想要魏国公府好。
他想缓和宣国公府和魏国公府紧张的关系,免得以后两府斗得你死我活,所以让两家结成亲家。虽说两家结亲,不一定就能缓和两家的关系,但总是个希望。
这种想法很美好,就是不大现实。
想要让魏国公府长盛不衰,只有成为天子的外家,便如现在的楚国公府,在先帝时伏蛰得再久,皇帝一登基,楚国公府照样门庭锦簇,显赫无边。哪怕不能成为天子的岳家,那也要成为天子要依仗依靠的府第。
若是对储君之位没有想法,不能帮助娘家,她劳心劳力做这个皇后做什么,嫁到普通人家轻轻松松做个世家夫人不是更好。
再者说了,就算她愿意放弃储君之位,但等二皇子会继位,必然要提携宣国公府打压魏国公府。再凭宣国公府一得势就不饶人的嘴脸,只怕会将魏国公府往死里作践,到那时魏国公府境况会如何。
所以宣国公府和魏国公府,必然要是对立的,两家就是结多少门亲都没有用。
而另一边在宣国公府,赵章氏看着赵妧这个侄女,心里直叹气。温言安慰了她几句,然后便出了门,去找宣国公的书房找宣国公和赵庐去了。
赵章氏令身边的人站在门口,只自己一个人进去,看着屋里的宣国公和赵庐,微微对宣国公欠了欠身,然后便问道:“公爷,现在该如何,难道真的将妧儿嫁到魏国公府去?”
宣国公道:“这是圣旨,不能违抗。”他说着叹了一口气,他想到或许会不成功,但实在没想到皇上会将妧儿赐婚给魏国公府。
赵章氏道:“早知道还不如不安排这一出呢,妾身看皇上对立二皇子已经有意动了,现在皇上一恼,还不知道会不会打消立二皇子的念头。”
赵章氏和宣国公和赵庐不同,男人更多的是考虑家族权势,但赵章氏却只担心会不会连累了外孙。
宣国公道:“这个计划你不是也同意了的吗,现在又唧唧歪歪的做什么。”
赵章氏不说话,只是撇过头去。这个计划她是同意了的,二皇子的身体不好,这是他成为太子的劣势,皇后眼看着一个孩子又一个孩子的落下来,虽然现在还没生下儿子,但保不定哪天就生下了嫡子。到时候这个也是嫡子,有这个健康的嫡子对比着,皇帝未必还会坚持立二皇子为太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二皇子在皇后生下儿子之前成为太子。只要成为太子,那就是实打实的正统,皇上再想要废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皇帝当初与郭庶人和惠王相争,会有那么多人追随皇帝,何不是因为他那时是太子的原因。
赵婳是个不顶用的,长得漂亮又有什么用,连个乡下来的丫头都争不过,何况她也看出来了,赵婳的心可不向着宣国公府,她几次提点她跟皇上提一提立太子的事,她不是用“皇上刚刚登基,此时跟皇上提立太子的事只会令皇上不喜”就是用“皇上对我无宠,我在皇上面前说不上话”来打发她。
再有,她当年能逃过她给她的药生下三皇子和五公主,她早已不相信她了。有了亲生子的女人,怎么可能还会为二皇子打算,只怕她恨不得二皇子当不了太子呢。所以她才会同意将妧儿送到皇上身边去,一来是防着赵婳,二来也是让她在皇帝面前替二皇子周旋。只是没想到最后却会弄巧成拙。
赵章氏又有些担心的问道:“那二皇子立太子的事?”
宣国公皱了皱眉,道:“还是缓一缓吧
喜欢皇妾请大家收藏:(m.dmbook1.com),飞卢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